智造赋能
数创未来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2022-06-29“大象”转身,印刷产业该如何走向智能化发展在推进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有这样一批产业,它体量大、智能化水平低、亟需转型升级,印刷产业便是其中之一。
-
#行业动态2022-06-22无人智能仓储里的AGV如何实现任务调度?随着智能仓储物流系统、柔性制造系统的广泛应用,工厂自动化、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的逐步发展,常见的智能装备AGV小车的功能愈发齐全,应用范围与技术水平也得到迅猛发展。 AGV作为仓储物流自动化搬运装卸的重要工具,通过联系、调节离散型物流管理系统,使各环节有效地衔接起来,实现全厂物流运输自动化、作业连续化,让工厂物流运转更加高效智能。
-
#行业动态2022-06-16“无人超市”背后,是智能包装技术的大爆发!5G时代已然来临,互联网经济将拉动智能包装产业腾飞,智能包装技术的出现,使商品及其包装对于消费者更具有亲和力,使人机交互式沟通更为简捷;随着智能包装技术的发展,包装正日益成为产品功能的延伸,成为集成各种创新技术手段的载体;高新技术的浪潮将包装推向了更高的发展境界,发展智能化包装是必然趋势。
-
#行业动态2022-06-13【数智化】视觉检测设备如何减少印刷包装行业的印刷缺陷随着时代的进步、愈来愈多的领域在工作方面用自动化技术来取代人力。例如说咱们接下来要讲的包装印刷上的包装印刷字符缺陷检测,过去可能是人力一个又一个的去检查。不仅准确度不高、速度比较慢还容易疲劳。因此咱们就要用视觉缺陷检测来达到这一环节。在书籍、报刊、杂志等包装印刷商品中,有时候会由于印刷机械设备的问题导致包装印刷瑕疵,这些瑕疵大致分为色彩失真、有大块污渍、包装印刷错位、文字模糊、包装印刷起皱和受损等。而常用的检查包装印刷品质的方法是人力随机抽样检查,受人的主观性分辨干扰比较大,难以确保包装印刷商品的准确度与统一性,一旦这些瑕疵发生在商品包装上,商品的视觉效果体验就要受到影响,严重影响商品的企业品牌形象,影响顾客满意度。视觉缺陷检测设备在包装印刷质量检测中的应用采用视觉缺陷检测设备来检查包装印刷品质,其主要的基本原理是用相机拍摄(数据采集)包装印刷品上的图像,在计算机中与该产品的标准规范图像(模板)相匹配对比,倘若显示差异并超过规定的公差范围,则认定为不合格产品。检查包装印刷品质的视觉缺陷检测设备所配置的相机有两类:线阵式相机和面阵式相机。线阵式相机一次只可以得到图像的一列数据,被拍摄的物
-
#行业动态2022-06-09工业软件成长趋势逐渐向好?“十四五”以来,国家对工业软件重视程度超预期,先后出台《“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政策鼓励工业软件发展。
-
#行业动态2022-06-07物流业如何过“最难618”?靠数字化转型提质增效受疫情反复的影响,今年的“618”电商促销节或许会成为有史以来的“最难618”。有消费者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在“618”开启前一个月就已下单的商品,到现在还没收到货。还有消费者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商品下单后,上午还显示“已派送”,下午就被告知“快递员被要求居家,故无法正常派送”。当“618”遇上疫情防控,不管是物流企业还是各大商家,都面临供应链管理难题。一方面,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升级,为物流企业正常运营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商家仓库分拣管理面临“招工难”问题,也对物流领域的流通环节形成较大挑战。不过,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正在改变生产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物流企业的流通环节,为众多企业提质增效赋能。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是否采取数字化策略将成为影响企业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物流业竞争进入下半场物流园区运营商普洛斯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往年,在每一次订单集中爆发的电商节期间,物流园区内总会出现商家“招工难、招工贵”的现象。在今年的“618”期间,这个问题更为突出。“今年全国多地疫情防控升级,为电商运营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该负责人介绍称,传统的仓库
-
#行业动态2022-06-01上海50条政策措施重振经济 逐步推动交通物流复工达产日前,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简称《方案》),包括8个方面50条政策措施,自6月1日起施行。《方案》综合实施“缓免减退补”政策,千方百计为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逐步推动交通物流等行业复工达产,畅通国内国际物流运输通道,支持交通等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加快开工建设。阶段性缓缴交通运输行业社保《方案》通过阶段性“缓”、普惠性“免”、多渠道“减”、大规模“退”、针对性“补”的政策,多管齐下为企业减负。针对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从4月起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单位缴纳部分,养老、医疗保险费缓缴期限至今年年底,失业、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方案》在顶格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措施的基础上,政策力度做“加法”。对交通运输等困难行业企业,给予一次性稳岗补贴,每户企业补贴上限300万元;在对机场、港口、冷链等相关企业落实已有补贴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对邮政快递等行业防疫和消杀支出,给予分档定额补贴;5月1日起至今年年底,对符合条件的快递收派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用好再贷款资金支持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业融资。为适当减轻车主经济负担,上海制定了封控期间停车费减免政策,免收范围
-
#行业动态2022-05-31物流“告急”!“抢运潮”来了!或将助推产品价格上涨!近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宣布,16日起集中恢复产业链供应链,同时随着全市各区疫情形势的平稳,拟从本月22日起逐步恢复跨区公共交通。直到疫情形势彻底平稳,市内公共交通将全网恢复基本运行,对外交通也将基本恢复。多地复工复产加速度,物流业“小阳春”喜至按照上海地区此前的部署,目前属于复工复产的第一阶段,5月底之前,企业主要采取闭环或半闭环运行,主要管理方式包括封闭生产运营、点式复工。而10天之后,上海地区的复工复产向纵深推进,持续扩大企业复工面,开放无疫情风险区域内企业与小区间的正常通行。目前,上海全市9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已复工4400多家,其中首批666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超过95%。链式复工带动并支撑了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相关产业的持续平稳运行。另外,全国多地已经解除了全域封控,开始逐渐复工,这也带动了生物医药、化工材料、物流仓储等产业的逐步回暖,也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小阳春”。近日,上海港集装箱单日吞吐量已达11万9000标准箱,恢复至正常的九成;浦东机场货物日吞吐量超七千吨,恢复至七成水平;经由高速公路省界道口进出上海的货运车辆单日已达7.8万辆,恢复至常态的三分之二
-
#行业动态2022-05-27抢占高地!预制菜市场给软包企业带来的巨大商机预制菜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预制菜一般是指将各种食材加工制作为成品或半成品,经简易处理即可食用的便捷风味菜品。目前市面上的预制菜可以分为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四大类。近两年,预制菜产业成为多地发展热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为3459亿元,进入2022年,预制菜的市场发展更加势如破竹,仅3月全国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上海地区近半个月的同比增幅超过250%,预计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预制菜行业正成为可以预见的下一个万亿市场。推动预制菜发展的几大原因 “预制菜是未来三年的风口”,这点已无可质疑。其发展火爆离不开“宅家文化”、“懒人效应”和“烹饪小白”带来的消费端认知改变以及后疫情时代、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因素的推动,预制菜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各类生鲜电商如天猫、叮咚买菜、美团等平台外卖市场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孵化了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接受度。2、上班族工作节奏紧张,没有太多时间做饭,中青年人(22~40岁)成为预制菜的主要消费群体。3、拥有方便、快